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废物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些废物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高温蒸汽灭菌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如效果显著、效率高、安全可靠等。...
医疗废物处置设备是医疗行业的重要部分,设备主要包括清洗系统、上料系统、蒸汽系统、灭菌系统、破碎系统,能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上料、清洗、杀菌、破碎等环节。医疗废物处置设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彻底消毒和灭菌医疗废物,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能够大幅度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为后续的运输和处理提供了便利,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未来,医疗废物处置设备将朝着智能...
根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 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1 修订)、《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76-2021) 等文件中的选址要求,项目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符合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的要求,不宜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水源保护区附近建设。...
医疗废物暂存库设置在主厂房内部,兼有冷藏和暂存两项功能,地面和 1m 60高墙裙采用防渗处理,地面需具有良好的排水收集功能,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多层码放周转箱,能够贮存医疗废物 1 天的收集量。医疗废物储存库内设置 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贮存区,收集的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设置 专用的贮存设施。...
本项目单独设置单独医疗废物暂存间对医疗废物进行暂存,暂存库针对不同类别医疗废物设置不同的贮存区,针对冷库中化学性、药物性废物设置专用贮存设施。医疗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013 年修订) 要求建设;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防渗处理,贮存设施的地面、墙面使用材料为易于清洗和消毒的材料;...
按照《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76-2021)的要求,定期进行抽真空性能检测、真空密封检测和处理效果检测,具体要求如下。 (1) 运行参数及处理效果检测内容 处理设备使用前需经试运行和认定,应加强设备常规检测和维护,以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按照《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76-2021)的要求,定期进行抽真空性能检测、真空密封检测及处理效...
(1) 整车要求: ①整车造型美观,安全可靠,驾乘舒适; ②框架式钢结构,防腐处理,高强度焊接; ③废物运送厢体具备冷冻、冷藏功能,最低制冷温度为-18℃; ④厢体具备良好的气密性能、隔热性能、污水收集和防渗漏性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⑤厢体内应有完善的货物固定装置; ⑥驾驶室应与货箱完全隔开,以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
医废在收集运送过程中当发生翻车、撞车事故导致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时,运送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应急事故小组取得联系,请求公安交警、环境保护或郴州应急联动中心的支持。同时,运送人员应采取下述应急措施:...
动物无害化处置项目工艺废气:有组织废气主要是带菌区换气收集废气、化制工序不凝污蒸汽、无菌区换气收集废气、生物质锅炉燃烧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车间散逸恶臭气体、废气处理散逸恶臭气体及污水站产生恶臭气体。...
处理医疗废物工艺与处理医废类型: 采用高温蒸煮工艺利用水蒸汽释放出的潜热使病原微 生物发生蛋白质变性和凝固,对医疗废物中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以及肉眼不可识别病理性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高温处置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高温蒸汽灭菌处理系统不能处理的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以及产生的消毒后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废气处理系统定期更换的废过滤材料、废活性炭、废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高温处置项目收集的医疗废物中手术残肢、人体器官和传染性的动物等病理性废物收集后送火葬场处理;对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经处置中心收集后送至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医疗废物处置项目产生的硫化氢、氨气、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要求;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执行《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 1996)表 2 标准; 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执 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限值》 (GB37822-2019);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
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必须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及时和当地政府的 应急预案联动, 确保医疗废物能得到妥善处置, 因此, 建设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整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
(1) 医疗废物储存前必须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接受的医疗废物一致; (2) 配套的医疗废物暂存库,设计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并设置气体 净化装置,气体净化后方可排放; 医疗废物储存在暂存库中。 (3) 上料后的灭菌车要覆盖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病菌进入到环境中。...
(1) 医疗废物处置项目负责统一收集服务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必须据其成分, 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装置分类收集; 在医疗废物的收集 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废物的密封包装, 严禁将具有反应性的不相容的废物、 或者性质 不明的废物进行混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反应、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 况。 (2) 医疗废物的包装采用专用包装袋、周转箱和利器盒,并采用专...
满载医疗废物的转运车通过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厂区设置的地磅称重,进行自动称重、 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等; 而后车辆进入厂区开往医疗废物处置项目高温蒸汽处置工艺厂房卸料区, 采用自动化程序卸料, 尽量避免人工直接接触。 车间接收人员对医疗废物随车转移联单进行登记入库。...
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对产生污染源的单位,在单位时间内污染物允许排放 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相应排放标准限值进行核定。为了对生产装置排放的 污染物有所限值,针对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医疗废物高温处置成套设备工艺技术方案、原辅材料消耗、环保措施技术可行 性和稳定达标分析, 污染物排放的情况, 制定本工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值。 医疗废物处置项目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主要为废气,年...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根据《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方案》 要求,对项目排污口规整提出如下要求: (1) 废气 1)对排气筒数量、高度进行编号、归档并设置标志; 2)排气筒应设置便于人工采样、监测的采样口,采样口的设置应符合《污 染源监测技术规范》 要求。采样口必须设置常备电源。 (2) 固体废物...
(1) 医疗废物高温处置设备在安装及检修后必须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可的检测单位, 采用生物 学方法对处理后残渣进行效果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行, 严禁在未经检测或检验不合格 的情况下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处理。 (2) 处理厂应委托有资质第三方机构对高温蒸汽处理设备处理效果做例行检 测, 检测频率每半年不少于 1 次, 设备检修后, 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效果生物检测。 ...
(1) 医疗废物交接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试行) 的有关规 定执行, 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 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医疗废物专用) 进行记录和管理。 (2) 医疗废物交接分为医疗废物现场交接和《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 的交 接。 (3) 医疗废物应现场交接,核对其数量、种类、标识与《医疗废物运送登 记卡》 是否相符,以及包装是否密封。...